近日,随着《开端》的热映,关于这部剧的话题也成了众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在河南商丘有这样一位年轻人,为剧中的白敬亭、赵今麦、刘奕君等人拍摄下了精彩的角色镜头,在入行十年时间里,他拍摄了26部影视剧,他叫李士伟。
李士伟(资料图)
一台“傻瓜”相机带领他走上摄影之路
1987年7月27日,李士伟出生在河南商丘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在他9岁那年,一次随父亲出差的旅途中,看到车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就有一种想把它们记录下来的冲动,直到初中的时候拥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傻瓜”相机。
在很多人都以日记的方式记录生活的时候,他却开始习惯于用影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一次随父亲去北京出差的时候,为父亲拍照时发现人物构图不太完整,他便开始搜集阅读关于摄影的书籍,到目前为止,书架上有关摄影的书籍已达上百本。
2005年2月份,正在读高三的李士伟用存积多年的压岁钱和零花钱购买了一台佳能350D,5000元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似乎有点昂贵,但这部来之不易的工具又使他再一次靠近了梦想的边缘。
穿梭在忙碌和快乐两端的记录者
2007年3月份,李士伟只身来到北京电影学院做了半年的旁听生,在学习摸索过程中,开始接触到一些优秀的电影导师,让他对电影及摄影有了新的认识。2008年5月份,李士伟经朋友介绍终于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别问我是谁》。“第一次拍摄电影感觉很新鲜、很神秘。但是实际的拍摄过程跟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当时制片主任打了电话之后,我就一个人搭上了开往杭州的火车,到横店之后便开始进剧组担任拍摄的工作。当时刚接触影视行业不久,剧组人员对我都很照顾,这次的经历,对于我以后的拍摄起了很大的作用。”李士伟说。
后来,李士伟每天都把拍摄笔记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总结一天里拍摄时可以再次改进的地方,到第二部电影《星星树》的时候,拍摄就轻松了很多。
据李士伟介绍,拍电影娴熟的技巧是前提,摄影师更需要从某几场戏中抓到整部影片的核心。或根据脚本调整拍摄视角,或思考将角色塑造成怎样的形象,不断寻找尽可能最佳的拍摄角度。
李士伟的拍摄角度,常被导演采纳为最佳机位,这让他很有成就感。“摄影师更需有较高的艺术感觉,充分把握剧本和角色、了解演员特点,再细腻捕捉。” 在片场,摄影师要比戏中演员更入境,融入点滴的氛围中去,才能适时捕捉角色、记录戏中情境。“片场会有许多没被过度设计的场景,还有很多非专业演员。融入这个圈子,跟上节奏,摄影师就可以捕捉到许多故事性的瞬间,很生动。”他说。
李士伟的摄影作品,他在人前,更多的时候往往给人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看起来总有几分忧郁和些许的颓唐。在他的电影世界里,无论是情节还是镜头的运用,始终追求的是真实,还原心灵的真实感受。因为他不想电影离生活太远。“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不仅可以激励人、鼓舞人,对民族、对社会亦是如此。所以我要做好那个小小的掌舵人,哪怕能激励一小撮人也足矣。”李士伟说。
到目前为止,李士伟已经拍摄过11部电影和15部电视剧,像电影《别问我是谁》、《星星树》、《武道少年》、《音乐男孩》、《六扇门传奇》、《纽扣》、《城市山歌》、《疯狂的决斗》、《闪影》等,以及电视剧《没有工作的一年》、《开端》、《逆光者》、《聊斋之画皮》、《青恋》、《计中计》、《霍去病》、《奇葩一家亲》、《买房夫妻》等。据李士伟坦言,目前摄影师的薪酬通常按月计算,最少的时候只能拿到几千元,最多的一个月能拿到数万元。
尽管收入相对可观,但在一年的365天里,他却只有20多天的休息时间,大部分时间都在不同的剧组里穿梭。因此,他在行业圈内还有个外号“悟空”,就像孙悟空一样,疯狂过、拼搏过、努力过……“这是一份忙碌而又充满着无限奇迹的职业,每部戏的场景和人群都不一样,尽管很辛苦,但依然痛并快乐着。”李士伟说。
无法安于现状的漫长转型路
33岁李士伟和众多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一样,不想安于现状地停留在摄影师这一行,他一直梦想着成立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
2020年李士伟在北京跟两个朋友成立了“北京无垠幻像电影制作有限公司”,三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作之余拍摄和制作一些影片、汽车以及摄影教材的图例,但分身乏术的三个人始终没有放弃这次难得的创业机会。
多年的实践,为李士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期的他,追求画面整体风格统一、镜头运动给人安静而戏剧化的效果。现在的他,更注重光、色、运动以及构图四个方面的完美结合,尤其在光线的运用方面,他擅长用与电影故事本身契合的各类光源和场景,坚持自己的摄影镜头跟着故事走。“就像电影《甲方乙方》中的‘好梦一日游’一样,把普通老百姓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梦想,通过我的镜头展现给他们,留下一段珍贵的回忆。”李士伟说,
据李士伟介绍,做摄影师带给他的最大改变就是对人物的观察变得更加细致入微,从原先含蓄内向的性格也变得张弛有度了,在对待一切事物的时候也掺杂了自己很多无法改变的审美“洁癖”。他将会在这条摄影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记录自己,也记录世界。(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