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江苏卫视、聚仁影视联合出品的国内首档Z世代双向成长破圈竞技真人秀《超脑少年团》第二季正在江苏卫视热播。节目凭借科学性、真实性和成长性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并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全方位展现了中国青少年的智慧和活力。少年强则国强,这些少年们用昂扬的斗志和青春的风采吹响了民族复兴的号角。
各路学霸集结团建 优“智”榜样未来可期
节目播出九期以来,为观众展现了众多优秀的青少年。这些少年学霸们各有所长,有的擅长编程,有的专攻硬件,有的思维缜密,有的具备大局意识,而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心中都有着对于未来的明确目标。他们在一场又一场比赛中充分体现了自己的脑力、毅力、耐力等优良品质,在每一次的脑力对决中不断激发潜能,在比赛中学习,在胜负中成长,用长足的进步不断拉近和梦想之间的距离,让未来的模样更加具象和清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本季节目的少年中,有一名叫何志强的少年,是南京市聋人学校的学生。这个笑容灿烂的男孩戴着助听器参赛,听力障碍增加了他与队友之间沟通的困难,他却用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加倍的专注与努力弥补了这份不足。他不但在《超脑少年团》里为团队胜利做出了关键性贡献,更凭借出色的编程能力获得了第四届iCode国际青少年编程大赛江苏赛区金牌和全国决赛铜牌,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
立足科学关照人文 着眼时代知行合一
《超脑少年团》第二季加强更新迭代,节目设定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科技比赛,拒绝为做题而做题,拒绝千篇一律的脑力运算。从已播出的九期比赛内容可以看出,本季突破了传统脑力节目中只注重脑力发展的桎梏,打破了“观众看不懂题目”的魔咒,从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生活常识入手,信息传播面向更为广大的社会群体,让更多受众可以从中得益。例如第一期,从快递面单信息的补全和识别,延伸到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保护隐私;第三期从真假朋友圈的识别,延伸到探讨互联网社交的边界和代际之间社交观念的碰撞;第六期利用废旧家电,真正动手制造出一台电视机;第八期,制作智能猫脸识别喂食器,并引发了嘉宾们对于“科技能否代替养宠物的责任”的讨论。通过这些生活化的场景设置,节目让更多人认识到,科技作为工具和载体,触及每一个普通人的自身利益和生活方式,因此科学的发展应当始终以人文关怀为核心。
随着时代的变化,脑力比赛不再是单纯的运算和记忆的比拼,而是全方位素质的考验,为此,《超脑少年团》第二季首次增加了户外项目和体能项目。第八期的“三人四脚”卡牌挑战,不仅对少年们有体力上的要求,更有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第九期“磁场攀岩”挑战,要求队友之间的配合有高度的默契,以及队长有一定的体育运动能力。在多次合作中,少年们不断自我调节以适应团队的需求,身体力行地实现知行合一。
传承与反思并存 全方位关注青少年成长
《超脑少年团》第二季延用了家长观察团模式,邀请少年的家长们共同参与节目录制,让他们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孩子们在比赛中拼搏的勇气和不放弃的毅力,以及面对挫折时的自我重建,从而反思家庭教育中可能存着的问题,重新认识和优化亲子关系和相处模式。每期节目最后的读信环节,让家长有机会与孩子坦诚以待,用理性思考和感性表达与孩子共同进步,同时也让千万家长在电视机前找到共鸣,与节目中少年的家长们共勉与成长。
此外,本季节目还增加了骑士队长和少年勇士之间的互动。组成战队之前,几位骑士队长和所有少年之间进行了几次重组,增加试错磨合的机会,让队长和队员之间增进了解,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战队组成之后,比赛环节分为队长单独作战和队长队员协同作战两部分,这要求每只战队内部拥有高效的沟通和配合。协同作战中,队长既是指挥官,也是冲锋陷阵的战士,和队员同进退。而灵光守护团和家长观察团则更像是退守后方的守护者和领路人,通过训练和考验不断磨练少年们的能力和心智,帮助他们成长为合格的接班人,让“超脑”精神不断传承。
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超脑少年团》凭借其过硬的内容和正面的社会意义,成功通过了受众的考验,并在综艺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青少年培养和教育是一个长期和必要的议题,《超脑少年团》的播出给予新时代青少年更多的可能,也为家庭亲子关系和青少年教育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借鉴模版,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版权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娱乐”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转载时注明“来源及作者”。